时间: 2025-05-02 09: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6:30
词汇“悔恚”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悔”和“恚”。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悔恚”通常指因过去的错误或不愉快的事情而感到后悔和愤怒。
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所演变,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悔恚”常与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联系在一起。儒家思想强调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因此“悔恚”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某个决定而感到悔恚的情况。例如,大学时的一个错误选择让我后悔不已,同时也感到愤怒,因为我意识到那个决定对我的未来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悔恚”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悔恚交织心间,
昔日决定成遗憾。
夜深人静时,
独自面对内心的黑暗。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regret and anger”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通过对“悔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复杂性和它在表达情感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1.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
2.
【恚】
(形声。从心,圭声。本义:怨恨,愤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恚,恨也。 、 《广雅·释诂二》-恚,怒也。 、 《战国策·齐策三》-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 、 《管子·地员》-恚目。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恚而语女曰。 、 《明史》-懋卿恚甚。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承畴大恚。
【组词】
恚碍、 恚忌、 恚忿、 恚责
愤怒地,生气地;发怒地。
【引证】
《汉书》-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