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54
急脚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急速传递的信件”,通常指的是需要快速送达的重要消息或信函。在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限制,急脚信往往通过专门的信使或驿站系统来快速传递,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急脚信常被用来描述紧急情况或重要的发生,如战争、政治变动等。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急脚信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任何需要快速处理的事情或消息。 专业领域**:在邮政和通讯领域,急脚信可能特指那些需要优先处理的邮件或电报。
同义词:急件、快信、加急信件 反义词:平信、普通邮件
词源:急脚信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驿站系统,其中“急脚”指的是快速行走的信使,而“信”则是指传递的信息。 演变: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急脚信的概念逐渐被电报、电话和互联网等更快速的通讯方式所取代。
在古代**,急脚信是官方和民间传递紧急消息的重要手段。驿站系统的发达使得急脚信能够迅速穿越千里,传递到目的地。这种高效的通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信息的流通。
急脚信往往与紧急、重要和紧迫的情感相关联。它可能引发人们的紧张感,因为它通常伴随着重要**的发生或变化。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急脚信的形式已经改变,但其概念仍然存在。例如,电子邮件中的“加急”选项或快递服务中的“加急配送”都是急脚信概念的现代体现。
在诗歌中,急脚信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紧迫或情感的急切:
时光如急脚信,匆匆而过,
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
在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视觉:急脚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信使骑马疾驰的画面,或是现代快递员匆忙送件的场景。 听觉:急脚信可能让人联想到马蹄声、快递员的摩托车声或电话铃声。
在不同文化中,急脚信的概念有相似的对应词汇,如英语中的“express mail”或“urgent message”。这些词汇都强调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重要性。
急脚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通讯方式的特点,也体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现代社会,虽然其形式已经改变,但其核心概念仍然存在于各种通讯方式中。了解急脚信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并在现代通讯中灵活运用相关概念。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3.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