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3:40
“急管繁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音乐演奏时管乐器和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急促而繁多。基本含义是指音乐节奏快速、旋律复杂,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热闹、繁忙或激动人心。
在文学作品中,“急管繁弦”常用来描绘节日的喜庆场面、战争的紧张氛围或是宴会的欢乐气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场合时,仍能体现出其生动的描绘效果。在专业音乐领域,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特定类型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中的快板部分。
“急管繁弦”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音乐文化。管乐器和弦乐器在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成语通过具体的乐器声音来形容抽象的氛围或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
在文化中,音乐常常与情感、节日和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因此,“急管繁弦”这个成语在描述喜庆、热闹的场合时尤为贴切,反映了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兴奋和激动。它让人联想到热闹的节日、欢快的舞蹈和激昂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场热闹的婚礼时使用过“急管繁弦”这个成语,它帮助我生动地传达了现场的热烈气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急管繁弦中,花开满园,笑语盈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节日庆典的画面,人们载歌载舞,乐声悠扬;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节奏快速、旋律复杂的交响乐片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cacophony of sounds”或“a symphony of noise”,虽然它们也能传达出热闹和繁忙的感觉,但缺乏“急管繁弦”这种具体的文化和音乐背景。
“急管繁弦”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
一面默念,一面想象着红裙翠袖,~的光景,恨不得即时能作查楼上的座上客。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
3.
【繁】
白色。
【引证】
《晏子春秋》-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
4.
【弦】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 、 《文选·王文宪集序》-无待韦弦。 、 《韩非子·观行》-故佩弦以自急。 、 《淮南子·人间训》-引弦而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抚弦登陴。
【组词】
弦箭、 弦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