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8:39
“扁担脱,两头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扁担从中间断裂,两头的东西都悬空了。这个成语比喻事情的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整体结构或计划失去支撑,从而两方面都落空或失败。
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情节的转折,或者在口语中用来形容计划或行动的失败。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或项目因关键部分失效而导致的整体失败。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扁担使用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比喻场景,成为描述失败或失效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扁担是农村常见的搬运工具,因此这个成语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反映了人对于事物关键环节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以失落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描绘了一个从稳定到崩溃的过程。在表达时,它常用来传达对失败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因为某个关键决策或行动失误而导致整体计划失败的情景。例如,一个团队项目因为关键成员的退出而陷入困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扁担,一端系着青春,一端系着梦想,一旦断裂,两头皆虚。”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扁担在中间断裂,两头的物品坠落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物品落地时的声响,或者是人们对此情景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traw that broke the camel's back”,意指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喻导致整体崩溃的最后一个小问题。
“扁担脱,两头虚”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关键环节对于整体稳定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特别注意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实则至关重要的细节。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况,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失败。
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1.
【扁】
小。
【引证】
《汉书·货殖传》-乃乘扁舟。
【组词】
扁扁、 扁乘
2.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3.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5.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6.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