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04
词汇“乱人”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乱”通常指混乱、无序,而“人”指个体或人类。因此,“乱人”可能指的是造成混乱或无序的人,或者自身处于混乱状态的人。
由于“乱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通常,“乱”字源于古代汉语,意指混乱、无序,而“人”字则一直指代人类。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乱人”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或期望的人,有时带有贬义。
由于“乱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相关的具体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乱人”来形容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或外在行为,如:
在这混乱的都市中,
他是个乱人,
心中的秩序早已崩塌,
行为如风中落叶,
飘忽不定。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形容行为无序或思想混乱的人。
“乱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有效地表达混乱或无序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