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1:31
掀天动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力量或声势极大,能够撼动天地。基本含义是指某种行为或**的影响力非常巨大,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变革。
该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重大或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掀天动地常与英雄主义和重大历史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或集体行为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该成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和崇高感,常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或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某些**或人物的行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用掀天动地来形容其影响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掀天动地一声雷, 唤醒沉睡万年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雷电交加、山崩地裂的画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交响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arth-shaking" 或 "world-chang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意义。
掀天动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描述了*的巨大影响力,也体现了人们对力量和变革的敬畏和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
戎马~来,荆襄一路哭声哀。
1.
【掀】
(形声。从手,欣声。本义:举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掀,举出也。 、 《左传·成公十六年》-乃掀公以出于淖。
【组词】
掀掀、 掀然、 掀擢、 掀拳裸袖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