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1:35
词汇“栋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栋桴”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栋桴”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房屋的梁和椽。在古代建筑中,“栋”指的是房屋的横梁,而“桴”则是指椽子,即支撑屋顶的木条。
由于“栋桴”是一个古雅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其身影。例如,在描述古代建筑或传统工艺时,可能会使用到“栋桴”这个词。
“栋桴”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梁”和“椽”来分别指代横梁和椽子,因此“栋桴”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古代**,建筑工艺和材料的选择体现了社会等级和文化价值观。“栋桴”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质和工艺往往反映了建筑的等级和主人的身份。
提到“栋桴”,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建筑的庄重和工艺的精湛,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由于“栋桴”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学*古代建筑或文化时,了解“栋桴”的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栋桴”来增添文雅和古朴的氛围。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古代建筑中精美的栋桴结构;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与古代建筑的宁静和谐相呼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结构也有各自的名称和特点,但“栋桴”这一组合词汇是**文化特有的。
“栋桴”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栋】
(形声。从木,东声。本义: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皮 的上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栋,极也。从木,东声。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 、 《易·大过》。虞注:“正中曰栋。”-栋隆。 、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 唐·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韩愈《合江亭》-梁栋宏可爱。
【组词】
栋宇、 栋桴、 栋折、 栋折榱崩
2.
【桴】
(形声。从木,孚(fú)声。本义:房屋的二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桴,栋名。 、 《尔雅·释宫》。注:“屋稳。”-栋谓之桴。 、 《字林》。按,凡五架屋,正中曰栋,亦曰阿,次曰俘,亦曰梁。-桴,极也。 、 何晏《景福殿赋》。注:“重栋也。”-重桴乃饰。 、 东汉·班固《西都赋》-荷栋柎而高骧。
【组词】
桴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