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1:49
“泛指”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广泛地、不特指某一个具体对象地指代或描述事物。它强调的是一种普遍性或广泛性,而不是具体性或特殊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泛指”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泛指”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泛”和“指”两个字组成。“泛”字有广泛、普遍的意思,“指”字有指向、指代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泛指”这个词汇,用以表达广泛指代的意思。
在中华文化中,“泛指”常用于强调事物的普遍性和共性,而不是个体的特殊性。这种思维方式在**的哲学、文学和社会实践中都有所体现。
“泛指”这个词汇给人以宽泛、包容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广泛的范围和普遍的适用性,而不是局限和特殊。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泛指”来概括一类事物或现象,比如在讨论科技产品时,我会说“泛指的智能手机”来指代所有类型的智能手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泛指”:
泛指的星光,照亮了夜的每一个角落,
泛指的思念,穿越了时空的每一道屏障。
“泛指”这个词汇可以联想到广阔的天空、无边的海洋,以及悠扬的旋律,这些都给人以宽广和深远的感觉。
在英语中,“泛指”可以对应到“generalize”或“generic”,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
“泛指”这个词汇在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概括和理解广泛的现象和事物。在学*语言和进行表达时,掌握“泛指”的使用能够增强我们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1.
【泛】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 、 《诗·邶风·柏舟》-汎彼柏舟。 、 《国语·晋语》。注:“浮也。”-汎舟于河。 、 《周礼·酒正》-一曰泛齐。 、 《释名·释饭食》-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 、 《文选·张衡·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 、 明·魏学洢《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组词】
泛然、 泛浮、 泛萍、 泛蚁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