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31
词汇“涉俗”的深入学*和分析:
“涉俗”字面意思是指涉及或参与世俗事务,通常指与日常生活、社会俗或普通人的行为有关。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参与或接触到普通人的生活和俗。
“涉俗”一词源于汉语,由“涉”(涉及)和“俗”(世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俗”常指普通人的生活和*俗,而“涉”则表示涉及或参与。随着时间的推移,“涉俗”逐渐被用来描述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各种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涉俗”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入世”观念有关,强调学者或士人应该关心社会和民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原本超然或高雅的人开始关注或参与普通人的生活。
“涉俗”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从高雅到平凡的转变感,有时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某人从原本的高尚状态下降到普通人的层面。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表示某人愿意了解和体验普通人的生活。
在个人生活中,“涉俗”可能指的是我开始关注和参与一些原本不感兴趣的日常事务,比如家庭琐事或社区活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涉俗”:
他曾高居云端,
如今涉俗尘间,
体验人间烟火,
感悟生活真谛。
在英语中,“涉俗”可以对应为“engage with the mundane”或“participate in the ordinary”,但这些表达可能没有“涉俗”这个词在中文中所带有的从高雅到平凡的转变感。
“涉俗”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参与行为,还暗示了一种从高雅到平凡的转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它,使其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恰当的作用。
1.
【涉】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涉,徒行濿水也。 、 《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冯河,徒涉也。 、 《释水》-繇膝以上为涉。 、 《方言七》-过度谓之涉济。 、 《诗·卫风·氓》-送子涉淇。 、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组词】
涉水登山、 涉浅、 涉厉、 跋山涉水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