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1:18
“有加无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增加而无替代”,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在数量或程度上有所增加,但没有被其他事物所替代。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增加的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文学作品中,“有加无替”常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加深,如爱情的深化、友谊的增进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持续增加,但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中,可以用来描述某种资源的持续增加,但没有替代品。
同义词:日益增多、不断增加 反义词:逐渐减少、日益减少
同义词“日益增多”和“不断增加”强调的是数量的增加,而“有加无替”则强调增加的同时没有替代。反义词则强调数量的减少或替代的出现。
“有加无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有”、“加”、“无”、“替”四个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都相对独立,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在历史上,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成为描述持续增加且不可替代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有加无替”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等,强调这些关系的深厚和不可替代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经济现象的持续发展。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持续的、不可替代的增加,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情感或物质财富。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有加无替”来形容我和一位老朋友之间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关系越来越深厚,没有任何其他关系能够替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友谊有加无替,时光流转,情深似海。”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不断增长的图表或曲线,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持续的、稳定的音乐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creasing without replacement”,但这个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表达上不如“有加无替”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
“有加无替”这个成语在描述持续增加且不可替代的状态时非常有效,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专业领域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盖当时乃教授自署,毋亦选择而使以寓激劝与?抑因其亲爱,俾幼帅幼而入学者与?金氏因之,廪赐教育,有加无替。
前中官尹庆还,言王恭待敕使,~。
1. 【有】
2.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替】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替。-竝,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替孟明。 、 《诗·小雅·楚茨》-勿替引之。 、 《诗·大雅·召》-胡不自替。 、 《国语·楚语》-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 、 《离骚》-謇朝谇而夕替。
【组词】
久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