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31
“有功之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或事业中做出显著贡献的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因其功绩而受到尊敬和奖励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有功之臣”常用来赞扬历史人物或虚构角色的英勇行为和卓越贡献。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达对某人在某项任务或项目中出色表现的认可。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或企业管理中,这个词汇用来表彰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正式程度的不同。例如,“功臣”更加正式和庄重,而“贡献者”则相对中性。反义词则强调了缺乏贡献或成就的状态。
“有功之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其他需要表彰个人贡献的场合。
在**文化中,“有功之臣”体现了对个人成就的尊重和奖励的传统。这种观念在社会中鼓励人们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尊敬和荣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集体或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社区服务项目中遇到一位“有功之臣”,他不仅组织了多次公益活动,还积极筹集资金帮助困难家庭,他的行为深深感染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光的长河里,你是那闪耀的星,有功之臣,照亮了前行的路。”
想象一位身着战袍的将军,手持宝剑,站在战场上,背景是壮丽的日出。这样的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有功之臣”的形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hero with merits”或“a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对做出显著贡献的人的赞扬。
“有功之臣”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努力和奉献精神的推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他可是你的~。
1. 【有】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 《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 、 《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 、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 、 《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妾逋逃。 、 《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臣则左之。 、 《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组词】
臣妾、 臣役、 臣御、 臣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