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0:57
僧宝(sēng bǎ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中的僧侣,即出家修行的徒。在文化中,僧宝通常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修行的高僧,是三宝(佛、法、僧)之一,象征着**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僧宝一词源自梵文“Bhiksu”,意为“乞食者”,后演变为指代僧侣。在**文化中,僧宝逐渐被赋予了更高的精神象征意义,成为**信仰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中,僧宝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化身,是社会的精神导师。在历史上,僧宝在社会中扮演着教育、医疗和慈善等多重角色,对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僧宝一词常带给人以宁静、智慧和慈悲的联想。在个人情感上,提及僧宝可能会唤起对**文化的尊重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在参观**寺庙时,我曾亲眼见到僧宝主持法会,他们的庄严和慈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僧宝”:
晨钟暮鼓间,僧宝静坐禅,
心随莲花开,智慧照世间。
僧宝的形象常与寺庙、佛像、经文诵读声等视觉和听觉元素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宁静和庄严的感受。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uddhist monk”或“Sangha”,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僧宝的形象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修行者的尊重和敬仰。
僧宝作为文化中的重要词汇,不仅代表了僧侣的身份,更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入了解**文化,并在跨文化交流中传达尊重和理解。
1.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
2.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