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3:45
条畅(tiáo ch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条理清晰、流畅。它通常用来形容文章、论述或表达方式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流畅自然。
条畅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条”指条理,“畅”指流畅。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条畅其政”之句,意指政治条理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条畅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条畅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文学和学术领域。它体现了人对逻辑性和条理性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清晰表达和有序思维的追求。
条畅一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清晰、有序和高效。它鼓励人们在表达和思考时追求条理和逻辑,有助于提升沟通和理解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条畅来评价文章或演讲的质量。例如,在阅读一篇学术论文时,我会赞赏作者条畅的论述方式,因为它使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
诗歌:
条畅如溪水,潺潺流过心田,
逻辑的韵律,在字句间回旋。
清晰如晨曦,照亮思维的迷雾,
条畅的诗篇,引领我们前行。
视觉:想象一条清澈的溪流,水流平稳,没有阻碍,象征着条畅的流畅和有序。 听觉:想象一段优美的音乐,旋律流畅,节奏有序,如同条畅的表达。
在英语中,与“条畅”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oherent”或“logical”,它们都强调了条理和逻辑性。不同文化中对条理和逻辑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追求清晰和有序的表达是普遍的。
条畅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条理和逻辑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清晰表达和有序思维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条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理解。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条畅,我更加欣赏其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作用,并希望在未来的表达中更加注重条理和逻辑。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畅】
(形声。从申,昜(yáng)声。本义:畅通,无阻碍)。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说林上》-登台四望,三面皆畅。 、 《易·坤》-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组词】
通畅、 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