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0:12
奠定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放置或建立基础来确保某物的稳定或存在。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确立基础或框架,使某事物得以稳固地建立或发展。
奠定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奠定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奠”字原意为祭祀时放置祭品,后来引申为建立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奠定 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建立稳固的基础。
在中华文化中,奠定 常与稳定、长远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奠定 用于描述那些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的行为或决策。
奠定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稳定的,联想到坚实、可靠和长远的发展。
在个人生活中,奠定 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教育、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如“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了他的人格基础。”
在诗歌中,奠定 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
岁月如歌,奠定历史的厚重, 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奠定 可以联想到建筑工地上工人们辛勤工作的场景,或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给人以稳固和持久的感觉。
在英语中,奠定 可以对应为 "lay the foundation" 或 "establish the basis",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是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奠定 是一个强调基础建设和稳定性的词汇,无论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和理解那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行为和决策。
1.
【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引证】
《说文》-奠,置祭也。 、 《诗·召南·采蘋》-于以奠之。 、 《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共其奠牛。 、 《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舍奠于其庙。 、 《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故既奠。 、 《礼记·檀弓》-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 、 清·袁牧《祭妹文》-奠汝又不见汝食。
【组词】
祭奠、 奠馔、 奠飨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