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33
词汇“好让不争”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表达。
“好让不争”字面意思是“喜欢谦让,不喜欢争斗”。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和谐、谦逊的生活态度,主张通过让步和妥协来避免冲突和争端。
“好让不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与谦让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广泛,成为描述个人品质和行为方式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谦让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和”密切相关。因此,“好让不争”在社会交往中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准则。
这个成语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它鼓励人们在冲突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让步来维护关系的和谐。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好让不争”的人,他们的谦逊和包容往往能够化解许多潜在的冲突,为周围的人带来正能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好让不争,花间一笑,岁月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宁静的花园中,人们和谐相处,没有争斗,只有谦让和微笑。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轻柔的音乐和和谐的色彩来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宽容和共存的理念。
“好让不争”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教会我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保持和谐。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谦让和和谐在生活中的价值。
如此看来,这几个交易光景,岂非好让不争的一幅行乐图么?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让】
(形声。从言,襄(xiāng)声。本义: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让,相责让也。 、 《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 、 《广雅》-让,责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 、 《国语·周语》-让不贡。 、 《史记·齐世家》-鲁人以为让。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组词】
让书、 让勖、 让诮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