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32
“好语如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美好的言辞像珍珠一样珍贵和闪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时使用的语言优美、精炼,富有文采,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印象。
在文学作品中,“好语如珠”常用来赞美诗文或文章的辞藻华丽、表达精妙。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谈举止文雅,说话有分寸,给人留下好印象。在专业领域,如演讲、写作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评价专业人士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同义词:
反义词:
“好语如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语言美感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许多文人墨客都追求语言的精炼和美感,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文化追求的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语言被视为一种艺术,讲究文雅和含蓄。因此,“好语如珠”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语言美的赞美,也是对说话者修养和智慧的认可。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好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珍珠的光泽和珍贵,联想到优雅和高贵的气质。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底蕴和语言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课堂讲解总是好语如珠,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表达方式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好语如珠,诗行间流淌着岁月的温柔。”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坐在窗前,笔下流淌着好语如珠的文字,窗外是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样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听觉上的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loquent speech”或“words like pearls”,它们都传达了语言的优美和珍贵。
“好语如珠”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语言美的赞美,也是对说话者修养和智慧的认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魅力和文化素养。
好语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