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9: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9:07:37
朽坏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时间、环境或不当使用而变得腐朽、损坏或失去原有的功能和美观。它通常用来描述木材、金属、食物等物质的腐烂或变质过程。
“朽坏”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朽”(指腐朽)和“坏”(指损坏)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古代**人对物质变化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细化。
在**传统文化中,“朽坏”常与自然界的循环、生命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相联系。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重视维护和保护。
“朽坏”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衰败、失去和不可逆转的变化。它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和事物终将消逝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家中老旧家具朽坏的情况,这促使我意识到物品的保养和更新是必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朽坏”:
岁月如刀,刻下朽坏的痕迹,
在古老的墙上,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朽坏的古桥横跨在静谧的河流上,桥上的木板因风吹雨打而变得脆弱。背景音乐可能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营造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朽坏”可以对应为“decay”或“deteriorate”,它们在描述物质变化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朽坏”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质的物理变化,还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维含义对于准确和丰富地传达思想至关重要。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