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26
“多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事情繁多、复杂,或者指某个时期或地方发生了许多事情,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或中性色彩,暗示事情的复杂性和处理起来的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多事”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动荡的时代或复杂的情节,如“多事之秋”。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忙碌的状态,如“他最近多事,没时间参加聚会”。在专业领域,如政治或历史学,它可能指某个时期政治动荡或历史**频发。
同义词:繁忙、复杂、纷繁、动荡 反义词:平静、简单、安宁、闲适
“多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字面意思即为“事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事情繁多或复杂,且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意味。
在**文化中,“多事”常与“多事之秋”联系在一起,指的是秋季多事,常用来比喻社会动荡或个人生活中的困难时期。
“多事”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压力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事情的复杂性和处理起来的困难。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忙碌、焦虑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多事”,因为工作和家庭的事情同时增多,感觉时间不够用,压力也很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多事之年,风雨交加,心似孤舟,漂泊无依。”
视觉上,“多事”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办公室、拥挤的街道或混乱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声音,如电话铃声、人们的交谈声等。
在英语中,“多事”可以对应为“eventful”或“turbulent”,但“eventful”更多指充满**的,而“turbulent”则强调动荡和不稳定。
“多事”这个词汇在描述复杂和繁忙的情境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事情的数量,还暗示了处理这些事情的难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多事”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世界的复杂性。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