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3:09
词汇“朽散”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朽”和“散”。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朽散”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结合起来,“朽散”可以理解为物体因腐烂而失去原有的形态和结构,变得松散、破碎。
在传统文化中,“朽散”可能与衰败、没落的意象相关联,如形容一个家族或王朝的衰落。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朽散”来形容一些老旧的物品,如“这把旧椅子已经朽散了,该换新的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雕琢着时光的朽散,留下斑驳的痕迹。”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ay”或“crumble”,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朽散”这个词汇在描述物体因时间或环境因素而变得破旧、松散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物质状态的变化,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能够唤起人们对衰败、没落的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