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9:58
词汇“斲窗”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斲窗”的字面意思是用刀斧等工具砍削窗户。在古代建筑中,斲窗可能指的是制作或修整窗户的过程,特别是指用刀斧等工具精细地雕刻窗户的木框或窗格。
由于“斲窗”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使用,但在古文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以描绘古代建筑工艺或表达某种古朴、精细的意境。
“斲”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砍、削的意思,常与木工活动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更通俗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斲窗是建筑工艺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工匠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这种工艺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但在一些古建筑修复或仿古建筑中仍可能见到。
提到“斲窗”,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宁静庭院、精致的木工艺和传统文化的韵味。它带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情感色彩。
由于该词汇的生僻性,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运用“斲窗”来描绘古代建筑的细节,增添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建筑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斲窗”的实际应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木工雕刻时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斲窗”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木工技艺或建筑细节来实现。
“斲窗”作为一个古文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使用,但了解这类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斲】
砍;削;斫。
【引证】
《韩非子·五蠹》-采椽不斲。
【组词】
斲冰、 斲木
雕琢。
【引证】
《礼记·檀弓上》-木不成斲。 、 《淮南子·本经》-木工不斲。 、 《警世通言》-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鋜成玉器。
【组词】
斲琢、 斲模
2.
【窗】
(象形。从穴,囱(cōng)声。“窗”本作“囱”(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
同本义。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 同: 囱
【引证】
《说文》-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 、 《考工记·匠人》。注:“窗助户为明。”-四旁两夹窗。 、 王逸《鲁灵光殿赋》-天窗绮疎。 、 《论衡·别通》-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 、 归有光《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 北朝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明·魏学洢《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组词】
窗下、 窗友、 窗格、 窗子眼、 窗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