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3:52
词汇“斲金”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解释来进行分析。
“斲金”可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汇:“斲”和“金”。
结合这两个字,“斲金”可能指的是雕刻金属,尤其是黄金,或者比喻对珍贵事物的精细处理。
由于“斲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精细的工艺或对珍贵物品的精心处理。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斲”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砍、削的意思,而“金”字一直指金属。这两个字的组合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金属工艺,尤其是黄金的加工,一直被视为高贵的技艺。因此,“斲金”可能与这种文化背景有关,强调对珍贵物品的精细处理。
“斲金”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细、高贵和珍贵。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工艺美学的欣赏和对珍贵物品的尊重。
由于“斲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斲金”来形容精细的艺术品:
斲金琢玉成,
匠心独运中。
每一痕,每一缝,
皆是时光的颂。
“斲金”可能让人联想到金属加工的声音和精细雕刻的视觉效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其他文化中,如对金属工艺的描述。
“斲金”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对精细工艺和珍贵物品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斲】
砍;削;斫。
【引证】
《韩非子·五蠹》-采椽不斲。
【组词】
斲冰、 斲木
雕琢。
【引证】
《礼记·檀弓上》-木不成斲。 、 《淮南子·本经》-木工不斲。 、 《警世通言》-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鋜成玉器。
【组词】
斲琢、 斲模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