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13
词汇“斲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斲梓”的字面意思是砍伐梓树,梓树是一种古代常用的木材,用于制作各种器具和建筑材料。因此,“斲梓”在古代文献中常指制作木器或建筑的过程。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斲梓”常用于描述工匠的技艺或建筑的场景。例如,在《周礼》中有“斲梓以为器”的描述,意指用梓木制作器具。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
“斲”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砍、削的意思,“梓”指梓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梓树因其材质优良,常被用于制作各种器具和建筑材料。因此,“斲梓”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对材料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斲梓”可能带来一种古朴、传统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精湛技艺。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非常有限。
在创作中,可以将“斲梓”用于描述古代场景或传统工艺,增添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工匠在砍伐梓树、制作木器的场景,带来一种古朴、宁静的视觉感受。
由于“斲梓”是一个非常特定的汉语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斲梓”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木材加工和工匠技艺的重视。虽然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但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
【斲】
砍;削;斫。
【引证】
《韩非子·五蠹》-采椽不斲。
【组词】
斲冰、 斲木
雕琢。
【引证】
《礼记·檀弓上》-木不成斲。 、 《淮南子·本经》-木工不斲。 、 《警世通言》-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鋜成玉器。
【组词】
斲琢、 斲模
2.
【梓】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引证】
《说文》-梓,楸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 《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出楠梓。
【组词】
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