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01
词汇“期于”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书面语中,具有一定的文雅和正式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期于”进行深入分析:
“期于”的字面意思是期望或希望达到某个目标或状态。它由“期”和“于”两个字组成,“期”表示期望、期待,“于”表示到、至。结合起来,“期于”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某种结果的期待和希望。
“期于”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用法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期于”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正面的情感表达。
“期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希望和梦想,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制定新年计划时使用“期于”来表达对未来一年的期待和目标,如“期于在新的一年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期于”:
春风拂面,期于花开满园,
梦想启航,期于星辰大海。
“期于”让人联想到温暖的春日和绽放的花朵,可以搭配温馨的图片和轻柔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期于”可以对应为“look forward to”或“expect”,但“期于”的文雅和正式感在英语中可能需要通过更复杂的表达来体现。
“期于”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期待感的词汇,它在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时非常有用。在学*汉语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文雅程度。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