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14
词汇“屯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军事防御工事或堡垒。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屯垒”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屯垒”的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屯兵和防御的堡垒或工事。其中,“屯”指的是驻扎、聚集,“垒”指的是用于防御的土墙或石墙。
在文学作品中,“屯垒”常用于描绘古代战争场景,如《三国演义》中的“屯垒相望”,形容敌对双方营垒对峙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军事专业领域。
“屯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堡垒”、“要塞”等词汇。
在**古代,屯垒是军事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和军事策略。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于历史研究和军事教育中。
提到“屯垒”,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勇。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军事的严肃感。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的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历史小说或军事题材的作品中会遇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屯垒”来营造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氛围:
古道边,屯垒静立,
岁月无声,见证沧桑。
想象一座古老的屯垒,可能会有石墙、瞭望塔和飘扬的旗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号角声和战鼓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fortress”或“fort”来对应“屯垒”,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屯垒”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军事意义。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1.
【屯】
艰难;困顿。
【引证】
《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 、 《易·序卦》-屯者,物之始生也。 、 《易·杂卦》-屯见而不失其居。 、 《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 唐·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组词】
屯穷、 屯邅、 屯蹇、 屯謇、 屯蹶
吝惜。
【引证】
《易·屯》-屯其膏。
【组词】
屯膏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