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37
大脖子病 是一个中文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颈部异常肿大的病症。在医学上,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甲状腺肿大,即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颈部肿块,这种病症在医学上称为甲状腺肿(Goiter)。
大脖子病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直接来源于对病症的直观描述。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更精确的医学术语如“甲状腺肿”所取代,但在非正式语境中仍被广泛使用。
在某些地区,大脖子病曾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碘缺乏地区。这种病症的存在反映了当地的营养状况和公共卫生水平,因此在社会和文化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可能唤起对患者同情或担忧的情感。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作嘲笑或歧视的工具,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应谨慎使用。
个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或听说过因缺碘而导致的大脖子病案例,这些经历可能加深对健康饮食和公共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脖子病作为隐喻,表达某种沉重或负担:
他的颈上,挂着岁月的肿块, 是缺碘的乡愁,是遗忘的痛。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颈部异常肿大的形象,这种视觉冲击可能引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思考。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医生对病症的描述或患者对治疗的讨论。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甲状腺肿大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背后的医学问题和健康影响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常用“Goiter”来描述同样的病症。
大脖子病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明确的医学意义,同时也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含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其背后的医学知识和社会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和敏感地使用这个词汇。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脖】
(形声。从肉,孛(bèi)声。本义:颈项。俗称脖子)。
同本义。
【引证】
关汉卿《单刀会》-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着一下。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4.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