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2:07
海隅(海隅)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海边、海角或偏远的海边地区。它通常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中心地带的地方。
“海隅”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构成由“海”和“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左传》等,已有使用“海隅”的记录,用以描述地理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海隅”常带有边疆、边远地区的意味,有时也象征着隐逸或避世。在历史文献中,它常与边疆防御、移民等社会现象相关联。
“海隅”给人一种遥远、宁静甚至有些孤寂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海浪、沙滩、远离喧嚣的生活,以及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到访过偏远的海边小镇,可能会深刻体会到“海隅”所蕴含的那种宁静与远离尘嚣的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海隅的风,轻拂过无人的沙滩,带走了岁月的尘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海边,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海浪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aside”或“coastal area”,但它们没有“海隅”那种偏远、孤寂的意味。
“海隅”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概念,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陬】
(形声。从阜(fù),取声。“阜”是土山,与区域有关。本义:山的角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陬,阪隅也。 、 《广雅》-陬,角也。 、 《补亡诗》-在陵之诹。 、 《管子》-五岳之土…若在陬,陵之阳。 、 杨万里《次日醉归》-归路意昏,落日在岭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