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38
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1.
【辩】
(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辩,治也。 、 《周礼·乡士》-辩其狱讼。 、 《礼记·曲礼》-分争辩讼。 、 《韩非子·八经》-辩者言之信。 、 《书·酒诰》-勿辩乃司。 、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组词】
辩证;辩日
2.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阂】
(形声。从门,亥声。(ài)本义:从门外关门)。
阻隔,不畅通;妨碍。
【引证】
《后汉书·虞诩传》-不令有所拘阂而已。 、 《抱朴子·博喻》-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
【组词】
阂滞、 阂目、 阂绝、 阂窒、 阂山、 阂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