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50:36
海陆风是指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流动形成的风。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上升气流,海洋上的冷空气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陆地上的冷空气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海陆风”一词直接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没有复杂的词源历史。在气象学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现象被系统地研究和命名。
在沿海文化中,海陆风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活动和农业生产。在一些地区,海陆风甚至被视为一种自然恩赐,带来宜人的气候。
海陆风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海岸线、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海浪声,带来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经历中,海陆风可能是在海边度假时感受到的清新空气,或是居住在沿海城市时日常的天气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海陆风轻抚着沙滩,带来了远方海洋的低语,月光下,波光粼粼,如同梦境。”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海岸线上轻轻吹拂的海陆风,带来一片宁静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想象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伴随着轻柔的海风。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ea breeze”和“land breeze”,描述的是相同的现象,但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感受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
海陆风作为一个气象学术语,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陆】
(会意。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lù),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陆,高平地。 、 《易·渐卦》-鸿渐于陆。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穆天子传》三-陵衍平陆。 、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 、 《资治通鉴》-水陆俱下。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