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7:26
“佃户”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租种他人土地的农民。在封建社会中,地主拥有土地所有权,而佃户则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来耕作,并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
“佃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周礼》等古代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佃户的概念也经历了变化,特别是在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佃户逐渐消失,被现代的农民所取代。
在**封建社会中,佃户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反映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在现代社会,佃户的概念虽然已不再普遍,但仍被用来讨论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农民问题。
提到佃户,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贫困、艰辛和剥削。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因为它代表了社会不公和阶级压迫。
在我的生活中,佃户一词主要出现在历史学*和文学阅读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封建社会的结构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佃户”:
在古老的田野上,佃户的汗水滴落,
金黄的麦浪中,隐藏着岁月的沉默。
地主的庄园外,佃户的歌声飘过,
那是生活的歌,是希望的火。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田野上,佃户们辛勤劳作,阳光洒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上,远处是地主的庄园。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宁静而又艰辛的农村生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enant farmer”或“sharecropper”,它们也指租种土地的农民,但在具体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有所不同。
“佃户”一词虽然不再常见于现代社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土地制度和农民生活,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剥削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
【佃】
(形声。从人,田声。本义:耕作)。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 《汉书·韩安国传》-即上言方佃作诗。
【组词】
佃作、 佃具、 佃器
2.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