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06
词汇“显黜”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显”和“黜”。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显黜”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显黜”的字面意思是明显地罢免或贬斥。其中,“显”表示明显、显著,“黜”表示罢免、贬斥。结合起来,“显黜”指的是公开且明确地罢免某人的职务或地位。
“显黜”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显”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明显、显著;“黜”字则见于《周礼》,意为罢免、贬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显黜”这一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古代,“显黜”常用于描述政治斗争中的罢免行为,反映了古代社会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公开性。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仍然保留了其历史色彩,但在使用频率上有所下降。
“显黜”一词给人以严肃、正式的情感反应,常与权力斗争、政治风波等负面情境相关联。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权力更迭、政治斗争的深思。
在个人经历中,“显黜”一词可能与观察到的政治或职场变动相关。例如,某位高层领导因丑闻被公开罢免,这一可以用“显黜”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显黜”来描绘权力斗争的残酷:
朝堂之上风云变,
显黜之间见人心。
权臣一夜成庶民,
世事如棋局局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曾经权倾朝野的人物,在显黜之后,孤独地站在空旷的宫殿中,背景音乐可以是沉重的大提琴曲,营造出一种落寞和反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显黜”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ismissal”或“ousting”,但这些词汇在语义上更偏向于简单的罢免,缺乏“显黜”所蕴含的公开性和显著性。
通过对“显黜”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一词汇在描述权力斗争和政治变动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罢免的含义,还强调了这一行为的公开性和显著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显黜”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情境,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精确性。
1.
【显】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显,头明饰也。
2.
【黜】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
【引证】
《说文》-黜,贬下也。 、 《玉篇》-黜,贬也,下也。 、 《虞书》。传:“退其幽者。”-黜陟幽明。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何以黜朱于朝。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咸黜不端。 、 高适《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 、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涉不闻。
【组词】
罢黜百家;黜落、 黜升、 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