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6:26
除去。袪,通"祛"。
1.
【袪】
(形声。从衣,去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祛,衣袂也。 、 《礼记·王藻》。按,析言之,则袖曰袂,袖口曰祛。”-祛尺二寸。 、 《诗·郑风·遵大路》-掺执子之祛兮。 、 《诗·唐风·羔裘》-羔裘豹祛。 、 《楚辞·哀时命》-左祛挂于博桑。 、 《左传》-(晋文公)逾垣而走,(寺人)披斩其袪。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