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05
书架:书架是一种家具,通常由木材、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用于存放书籍、杂志和其他阅读材料。它的设计可以是简单的垂直板条,也可以是复杂的装饰性结构,通常固定在墙上或独立放置。
书架一词在中文中直接反映了其功能,即存放书籍的架子。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bookshelf”,由“book”(书)和“shelf”(架子)组成,反映了类似的构词逻辑。
在许多文化中,书架不仅是实用家具,也是展示个人品味和知识水平的方式。在学术或研究环境中,书架更是知识和学术传承的象征。
书架常常让人联想到安静的阅读时光、知识的积累和个人成长。它可能唤起对过去阅读体验的回忆,或是对未来学习旅程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书架是我家中最重要的家具之一。它不仅存放了我喜爱的书籍,也见证了我知识的增长和个人兴趣的扩展。
诗歌片段: 在书架的森林里, 每一本书都是一棵树, 知识的果实挂满枝头, 等待着有心人的采摘。
书架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整齐排列的书籍和木质或金属的架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翻书的声音或是在书架间轻轻走动的脚步声。
在不同文化中,书架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大致相同,但其设计和装饰风格可能会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审美偏好。
书架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存放书籍的物理空间,也承载了知识、文化和个人情感的多重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书架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能够激发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的表达。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架】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棚架)。
同本义。
【引证】
《齐民要术·种桃》-葡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