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8:19
“晶光”一词通常指的是晶体或类似物质表面反射的光线,具有闪烁、明亮的特点。字面意思是指晶体发出的光芒或晶体表面的光亮反射。
“晶光”一词由“晶”和“光”两个字组成。其中,“晶”指晶体,是一种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光”指光线。这个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主要用于形容晶体的光亮特性。
在**文化中,晶体如水晶、宝石等常被赋予吉祥、纯洁的象征意义。因此,“晶光”也常被用来形容美好、高贵的事物。
“晶光”给人以明亮、纯净、高贵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珍贵的宝石、清澈的水晶,以及一切美好、闪耀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晶光”来形容一位朋友的眼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给人一种聪明、机智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晶光”:
晨曦初照,晶光闪烁,
水晶之心,纯净无瑕。
光芒四射,照亮前路,
晶光之下,希望永存。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parkle”或“glitter”,它们也有闪烁、闪耀的意思,但“晶光”更强调晶体的特性。
“晶光”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美感的词汇,它不仅形容了物质的物理特性,还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运用“晶光”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晶】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本义:光亮,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晶即星之象形文。”-晶,精光也。 、 欧阳修《秋声赋》-天高日晶。
【组词】
晶天、 晶沁、 晶英、 晶波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