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02:26
烦扰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感到烦恼、不安或被打扰。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即因为某些事情或人的行为而感到不愉快或困扰。
烦扰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烦”字意为烦恼,“扰”字意为打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烦扰”一词,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
在**文化中,烦扰常常与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社会压力有关。例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能会感到烦扰,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烦扰 这个词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不愉快、压力和困扰。它可能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焦虑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遇到一些烦扰的事情,比如工作中的难题或人际关系的冲突。这些烦扰的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烦扰”:
心中的烦扰如潮水般涌来, 无法平息,无法驱散。 夜深人静时,烦扰依旧, 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烦扰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嘈杂的声音或混乱的画面。视觉上,可能是灰暗的色调和杂乱的线条;听觉上,可能是刺耳的噪音或不安的音乐。
在英语中,与“烦扰”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other”或“disturb”。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相似的使用情况,但具体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烦扰 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