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0:09
词汇“烦悴”是一个汉语词汇,由“烦”和“悴”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烦悴”进行深入分析:
“烦悴”字面意思是指心情烦躁不安,面容憔悴。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导致的外在表现,如面色不佳、精神萎靡等。
“烦”字古已有之,原指心烦意乱,后引申为烦恼、烦扰等义。“悴”字则指憔悴、衰弱。两个字组合成“烦悴”,强调了内心的烦恼与外在的憔悴相结合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因此“烦悴”这种状态往往被视为不健康或不吉祥的。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容易感到烦悴,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状态。
“烦悴”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疲惫、无助和忧郁。在使用这个词时,往往会带有一种同情或关切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朋友或家人显得烦悴,我们可能会主动询问并提供帮助,表达关心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烦悴”融入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秋风萧瑟,落叶烦悴,似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ary and haggard”,用来形容一个人因长期的压力或忧虑而显得疲惫和憔悴。
“烦悴”这个词在描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内心的烦恼,还反映了外在的憔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烦悴”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憯】
(形声。从心,朁(cǎn)声。本义:悲痛,伤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憯,痛也。 、 《淮南子·人间训》。注:“犹痛也。”-怨之憯于骨髓。 、 《汉书·东平思王宇传》-朕甚憯焉。 、 《汉书·淮南宪王钦传》-寡人憯然不知所出。 、 《盐铁论·诛秦》-支体伤而心憯怛。 、 宋玉《风赋》-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憯栗。
【组词】
憯恻、 憯憯、 憯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