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0:06
“周鼎”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周朝时期的青铜鼎,这种鼎在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常用于祭祀和宴飨等重要场合。基本含义上,“周鼎”代表了古代的礼制文化和权力象征。
在文学中,“周鼎”常被用来比喻国家的稳固和权力的传承,如“如周鼎之镇”。在口语中,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历史学中,“周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古鼎、青铜鼎 反义词:现代器皿(如不锈钢锅)
“周鼎”一词源于**古代的周朝,鼎是当时的重要礼器和炊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周鼎”逐渐成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其含义也扩展到比喻稳固和权威。
在**文化中,“周鼎”代表了古代的礼制和等级制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稳定和领导者的权威。
“周鼎”给人以庄重、古朴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文化的深厚。它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维护。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周鼎,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让我深受触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周鼎镇国,古风犹存,青铜之光,照耀千秋。”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周鼎的雄伟和精细的工艺;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古乐的庄严和肃穆。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的“法老”或古罗马的“凯旋门”,也有类似的权力和历史的象征。
“周鼎”不仅是古代*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历史和权力的象征。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