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9:35
“周颂”是指《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颂”类,主要用于祭祀和赞美周朝的祖先和君王。它包括了对周朝的赞美诗,反映了当时的**信仰、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
在文学领域,“周颂”是研究古代诗歌和仪式的重要文献。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术讨论和历史研究中经常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古代文学、历史学和学,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周颂”一词源自《诗经》,其形成与周朝的**和政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主要在学术和文学领域被使用,用以指代《诗经》中特定的篇章。
“周颂”反映了周朝的仪式和社会结构,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它揭示了古代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以及对君王的忠诚和赞美。
“周颂”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情感联想,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古代**和政治生活的反映,让人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秩序和礼仪。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时,我经常接触到“周颂”,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祭祀的诗歌时,我可以引用“周颂”中的元素,如:
神坛之上,颂歌悠扬, 周颂之声,穿越千年光。 祖先之灵,听我赞扬, 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康。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祭司在神坛前吟唱“周颂”,周围是庄严肃穆的仪式场景,音乐则是古朴庄重的古琴声,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赞美诗也有出现,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的赞美诗,虽然内容和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神和英雄的赞美。
“周颂”不仅是《诗经》的一部分,更是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颂】
(形声。从页(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颂,貌也。 、 《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 、 《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庶考斯之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