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4: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4:22:15
奉为楷模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将某人或某物视为典范或榜样,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极高评价和尊敬。基本含义是指将某人或某物的品质、行为或成就作为学*的标准。
在文学中,奉为楷模 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人物,如“他将那位古代哲学家奉为楷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达对某人的尊敬和敬仰,如“我父亲一直是我的楷模”。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或杰出成就,如“这位科学家被同行奉为楷模”。
同义词:
反义词:
奉为楷模 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中“奉”意为尊敬、推崇,“楷模”原指书法中的标准字体,后引申为行为或品质的标准。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楷模”一词的记载,现代汉语中继续沿用并扩展了其含义。
在文化中,奉为楷模** 强调了对道德和行为标准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教育、媒体和公共宣传中,用以树立正面形象和价值观。
奉为楷模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尊敬和敬仰的情感反应。它联想到的是那些值得学*和效仿的优秀人物和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将一位老师奉为楷模,他的教学方法和对待学生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可以将“奉为楷模”融入,如:
在那遥远的天际,
有一位智者,
他的智慧如星辰,
被世人奉为楷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受人尊敬的**或英雄的形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庄严或激励人心的旋律,以增强“奉为楷模”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奉为楷模 可以对应为“hold up as a model”或“look up to as a role model”,虽然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奉为楷模 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对某人或某物的极高评价,还强调了学和效仿的意愿。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中准确使用,并理解其在文化和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3.
【楷】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
【组词】
楷木、 楷床
4.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