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2: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2:53:07
“帝典”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帝王的经典或法典。在**古代,它特指记载帝王治国理政、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经典文献。
在文学中,“帝典”可能被用来指代古代帝王的治国智慧和法律制度,如《尚书》中的篇章。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法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帝典”一词源于**古代,最早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帝王的经典文献。
在古代社会,帝典是帝王权威的象征,也是国家法律和礼仪制度的基础。它体现了古代的中央集权和等级制度。
“帝典”一词给人以庄重、权威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治国智慧。它也让人想到古代的法律和秩序。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尚书》中的帝典篇章,这些文献让我对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帝典”:
古卷泛黄,帝典藏智慧,
帝王治国,法度传千年。
礼仪之邦,秩序井然,
帝典之光,照耀古今。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研读帝典,周围是古老的卷轴和书架。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de of Law”或“Royal Decree”,它们也指代统治者的法律和命令,但在形式和内容上与**的帝典有所不同。
“帝典”一词在*古代文化和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智慧的传承。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体会到了语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1.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引证】
《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