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13
“半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身体的上半部分,通常不包括腿部和脚部。在基本含义上,它可以指代从腰部以上的身体部分,包括头部、胸部、手臂等。
在文学中,“半身”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的某个特定姿势或状态,如“半身像”通常指的是人物的半身雕塑或画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人的身体状况,例如“他只能半身移动”意味着他只能使用上半身进行活动。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艺术,这个词有更具体的应用。
同义词“上半身”和“上体”在描述身体的特定部分时与“半身”相似,但“半身”更常用于艺术和文学语境中。反义词“下半身”和“下体”则指身体的下半部分,与“半身”形成对比。
“半身”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半”和“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身”常指整个身体,而“半”表示一半,因此“半身”自然指身体的上半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字面意义,还涉及艺术、医学等多个领域。
在艺术文化中,“半身像”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用于纪念或表现人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身体残疾或特定身体状况相关联,因此在讨论时需要注意敏感性。
“半身”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专注、静态或受限的状态。在艺术作品中,半身像往往传达一种深沉或内省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半身”这个词,但在参观艺术展览或讨论健康问题时,它可能会出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半身在月光下,如雕塑般静美,诉说着无声的故事。”
视觉上,“半身”可能让人联想到雕塑或画像中的上半身形象。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描述性的语言或艺术评论相关联。
在英语中,“半身”可以翻译为“half-length”或“upper body”,在艺术领域中,“half-length portrait”指的是半身肖像。
“半身”这个词在语言中有着特定的位置,主要用于艺术和医学领域,以及描述身体状况。了解其基本含义和使用语境,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精确和生动。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