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1:37
“惊世骇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种行为或言论极其惊人,超出了常规和世俗的接受范围。基本含义是指那些非常不寻常、令人震惊或难以接受的事物或观点。
“惊世骇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对非常规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那些极端或出格的事物。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传统道德和规范的行为。然而,在现代社会,它也可以用来赞扬那些勇于创新和突破常规的人或事物。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震惊和好奇。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敢于挑战权威、突破界限的人或事物,激发人们对新奇和未知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惊世骇俗,虽然一开始让人难以接受,但后来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诗篇,惊世骇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无数迷茫的心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色彩斑斓、构图奇特的画作,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惊世骇俗的特质。在音乐中,某些前卫或实验性的音乐作品也能带来类似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rageous”或“shocking”,虽然它们在语义上有所重叠,但“惊世骇俗”更强调的是对传统和常规的挑战。
“惊世骇俗”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那些非常规和创新的事物。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复杂性。
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之间,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这超越自我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度,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之举吗?
1.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骇】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骇,惊也。 、 《汉书·梅乘传》-马方骇,鼓而惊之。
【组词】
骇驷
4.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