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3:27
词汇“惇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惇素”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惇素”可以理解为指人的品质敦厚朴素,不矫揉造作。
由于“惇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惇素”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描述。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在一些传统文化或哲学论述中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惇素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相呼应,强调内在的真诚和外在的朴素。
提到“惇素”,可能会联想到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或是古代文人的清高自守。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安心的感觉。
由于“惇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人品质真诚朴素的情况,可以使用这个词来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惇素之心,如山间清泉,不染尘世之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作,或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画像,传达出惇素的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品质。
“惇素”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惇】
(形声。本义:敦厚,笃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惇,厚也。 、 《书·洛诰》-惇大成裕。 、 《书·舜典》-惇德允元。 、 《书·皋陶谟》-惇叙九族。 、 《国语·晋语四》-守学弥惇。 、 《汉书·公孙弘传》-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
【组词】
惇大、 惇谨、 惇朴、 惇厚、 惇惇
2.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