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6:25
水手:水手是指在船上工作的人员,主要负责航海、船舶维护、货物装卸等任务。他们通常是航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能够在各种海况下操作船舶。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水手常常被描绘为勇敢、坚韧的形象,如《白鲸记》中的水手们。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水手可能被用来比喻那些经常在外奔波、经历风雨的人。 专业领域:在航海和海事领域,水手是指那些持有相应资格证书,能够执行船舶操作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同义词:船员、海员、航海员 反义词:陆地工作者、办公室职员
词源:水手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seaman”,意为“海上的人”。 演变: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水手的职责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但基本的航海和船舶维护任务始终是他们的核心工作。
在许多文化中,水手被视为勇敢和自由的象征,他们远离家乡,面对未知和危险。在一些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中,水手常常是冒险和探索的主角。
水手这个词常常让我联想到广阔的海洋、勇敢的探险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它带有一种浪漫和冒险的情感色彩,让人向往那种自由和无畏的生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退休的水手,他讲述了许多在海上的故事,那些经历让我对水手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诗歌: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水手们扬帆远航,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
心中怀揣着梦想。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水手们在甲板上忙碌,海鸥在空中盘旋,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听觉:听到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水手们忙碌的脚步声,以及远处海鸥的叫声。
在不同语言中,水手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职业特性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seaman”,法语中的“marin”,德语中的“Seemann”。
水手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航海和船舶操作的专业人员,也承载了勇敢、自由和探险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航海文化和水手们的精神世界。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