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7:17
“水感”这个词汇在字面上指的是与水相关的触感或感觉。它通常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材料的质地,给人一种类似于水的触感,即柔软、光滑、湿润或有流动性的感觉。
在不同的语境中,“水感”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水感”这个词汇可能是近年来随着美容和时尚行业的发展而逐渐流行起来的。它结合了“水”的自然属性和“感”的感知属性,形成了一个描述特定质感的词汇。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美容和个人护理的重视,“水感”这个词汇在化妆品广告和产品描述中频繁出现,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卖点。
“水感”这个词汇给人带来清新、舒适和自然的联想,它让人想到水的纯净和柔和,因此在情感上给人以正面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水感”来形容一款新买的护肤品的质地,或者在评价朋友的皮肤状态时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水感”:
清晨的露珠, 在叶尖轻轻摇曳, 带着淡淡的水感, 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或者是清晨的露珠在叶片上闪烁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水流的声音,如溪流潺潺或海浪拍岸。
在不同的语言中,描述类似感觉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watery”或“hydrated”来形容类似的质感。
“水感”这个词汇在现代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触感,还带有一种美学和情感的色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描述的细腻度和表达的丰富性。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