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40
“乡约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乡村中负责管理乡规民约的人,通常是指在传统农村社会中,负责维护乡村秩序、调解村民纠纷、执行乡规民约的负责人。这个职位在古代**农村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乡约长”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和权威形象的人物,如《红楼梦》中的贾政,他在家族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较少使用,但在讨论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历史学研究中,“乡约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传统农村社会的治理结构和乡土文化。
同义词:村长、乡老、族长
反义词:村民、普通居民
“乡约长”一词源于古代的乡约制度,这是一种基于乡土社会的自治制度,旨在通过乡规民约来维护乡村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这一职位逐渐被现代行政体系所取代,但其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中的影响仍然存在。
在**传统文化中,“乡约长”代表了乡村自治和乡土文化的传统,体现了古代农村社会的治理智慧和社区精神。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一职位已不再普遍存在,但其所代表的社区自治和乡土文化的价值仍然受到重视。
“乡约长”这个词汇给人以传统、权威和智慧的联想,它让人想到一个和谐的乡村社区,一个充满智慧和公正的**形象。这种联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追求社区和谐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中。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直接接触到“乡约长”这一角色,但在讨论乡村文化、社区治理或传统社会结构时,这个词汇可能会被提及,用以说明传统社会中的某些治理模式和社区精神。
在诗歌中,可以将“乡约长”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传统智慧和社区和谐:
乡约长,智慧的化身, 在古老的村庄里, 用公正和爱心, 编织着和谐的网。
在视觉上,“乡约长”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穿着传统服饰、手持拐杖的形象,站在古老的村庄中,周围是绿树和田野。在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乡村的宁静和的低沉而智慧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社区治理角色可能有所不同,如日本的“村长”或西方的“市长”,但“乡约长”所代表的社区自治和乡土文化的价值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乡约长”这个词汇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乡村自治和乡土文化的传统。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职位已不再普遍存在,但其所代表的社区自治和乡土文化的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和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约】
3.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