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47
词汇“爬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爬栉”字面意思是指用梳子梳理头发的动作。其中,“爬”在这里指的是梳理的动作,而“栉”则是指梳子。
由于“爬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找到一些使用“爬栉”的例子,但现代使用频率极低。
由于“爬栉”不常用,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爬栉”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生活习惯有关,当时人们使用梳子梳理头发的动作被称为“爬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下降,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梳理”或“梳头”。
在古代,梳理头发是一种日常礼仪,也是个人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爬栉”可能在古代社会中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由于“爬栉”不常用,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然而,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语言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古代生活习俗的兴趣。
由于“爬栉”不常用,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爬栉”用于描述古代场景或人物,增加作品的历史感:
由于“爬栉”不常用,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爬栉”的词汇,因为这是一个特定于汉语的表达。
“爬栉”是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日常动作的特定表达。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梳理”或“梳头”这样的词汇。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
1.
【爬】
(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爬,搔也。 、 韩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怯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 、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组词】
爬挲、 爬栉、 爬耳搔腮、 爬拉
2.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