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5:57
侄女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侄女的丈夫”。在中文里,它指的是一个人的侄女的配偶。
在不同的语境中,“侄女婿”这个词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侄女婿”这个词由“侄女”和“婿”两个词组成。在中文中,“侄女”指的是兄弟的女儿,而“婿”指的是丈夫。这个词的结构反映了中文中亲属关系的命名方式。
在文化中,亲属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像“侄女婿”这样的词汇在描述家庭成员时非常常见。它反映了人对家庭和亲属关系的重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侄女婿”这个词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确实与家庭和亲情有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或亲密的家庭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有一个侄女婿,他是一个非常友好和乐于助人的人。我们经常一起参加家庭活动,他总是能带来正能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侄女婿”:
侄女婿的笑容如春日暖阳, 温暖了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话语,如同细雨滋润心田, 让爱在家族中流淌不息。
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侄女婿在厨房帮忙,笑声和谈话声充满了房间。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暖和亲情。
在英语中,“侄女婿”可以翻译为“niece's husband”。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亲属关系的称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
“侄女婿”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亲属关系词汇,它反映了中文对家庭和亲属关系的细致描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家庭关系,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侄】
(侄为姪的俗字)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子女。
【引证】
《说文》-姪,兄之女也。从女,至声。 、 《尔雅》-女子谓兄弟之子为姪。 、 《仪礼·丧服传》-谓吾姑者,吾谓之姪。 、 《礼记·曲礼》。疏:“姪是妻之兄女。”-大夫不名世臣姪娣。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姪。 、 《左传·僖公十五年》-姪其从姑。 、 《国语·周语》。注:“女子谓昆弟之子,男女皆曰姪。”朱按,受姪称者,男女皆可通,而称人姪者,必妇人也。男子称兄弟之子曰从子。-则我皇妣大姜之姪。 、 《左传·僖公十五年》-侄其从姑。
【组词】
侄少爷、 侄儿、 侄儿子、 侄哥、 表侄;内侄;世侄
2.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3.
【婿】
(形声。从女,胥声。或作“壻”。本义:古时女子称夫为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壻,夫也。 、 《尔雅》-女子之夫为壻。 、 《礼记·昏义》-壻执雁入。 、 《诗·有女同车》笺-壻御轮三周。 、 《左传·文公十二年》-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壻也。 、 李瑞《乌栖曲》-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 《后汉书》-汉贵将独有奉车都尉,天子姊婿,爵为通侯,当先降之。 、 汤显祖《牡丹亭·写真》-若是姻缘早,把风流婿招,少什么美夫妻图画在碧云高。
【组词】
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