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3:50
词汇“文册”的深入学*和分析:
“文册”一词通常指的是书写的文件、册子或记录。它强调的是书面形式的资料,可以是官方的文件、个人的笔记、书籍等。
“文册”一词由“文”和“册”组成。“文”指书写或文化,“册”指书本或册子。在古代,文册多指官方的文书或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各种书面材料。
在**文化中,文册常与历史、传统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官方文册如圣旨、诏书等,具有法律效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册”给人一种正式、权威和历史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尘封的档案和历史的沉淀。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与整理学校的文册,那是一次对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
在诗歌中,“文册”可以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岁月如文册,一页页翻过,
字迹渐淡,记忆却深深刻画。
想象一下,翻阅一本古老的文册,纸张的沙沙声,墨香的味道,这些都是与“文册”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文册”可以对应“manuscript”或“document”,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手稿或文件的性质,而“文册”则更强调书面材料的集合。
“文册”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指代书面材料,还承载着权威和传统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文册”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正式性。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