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7:34
山馆: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山中的馆舍或建筑,通常用于指代山中的别墅、客栈、书院或隐居之所。它蕴含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山馆”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山中的临时住所或驿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多与山中居住相关的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山馆常与隐逸、修身养性的理念相联系。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在山馆中隐居,以追求精神上的宁静和创作灵感。
“山馆”一词常带给人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清新的空气、翠绿的山林和悠闲的生活节奏。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幸访问过一处山馆,那里的环境宁静,让人忘却都市的繁忙,真正体验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歌: 山馆静谧夜,星辰低垂天。 松风轻拂面,月影入心田。
故事: 在那个被群山环抱的山馆里,他找到了久违的平静,每天与书为伴,与自然对话,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山馆坐落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树木。 听觉:闭上眼睛,可以听到山馆周围鸟鸣声、溪流潺潺声和偶尔的风声。
在英语中,“山馆”可以对应为“mountain lodge”或“mountain retreat”,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远离城市、亲近自然的意境。
“山馆”一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或建筑概念,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