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5:52
“山驿”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位于山区的驿站,是古代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驿站是供传递政府文书和军事信息的官员、信使休息、换马的地方。在山区设置的驿站,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也是山区交通的枢纽。
在文学作品中,“山驿”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孤寂、遥远或历史沧桑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旅游、地理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
同义词:驿站、驿馆、驿亭 反义词:城市、都市、都会(这些词汇代表了与山驿相对的繁华地区)
“山驿”一词源于古代**的驿传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驿站的功能逐渐减少,但“山驿”作为一个词汇保留了下来,成为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山驿不仅是交通节点,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许多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经过山驿,留下了许多诗文,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交通状况和文化氛围。
“山驿”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边塞诗,以及那种孤独、坚韧和边疆的壮美。它唤起了一种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在现代生活中,“山驿”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旅游宣传或历史纪录片中。例如,一些保存较好的古代山驿现在可能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吸引着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在诗歌中,可以将“山驿”作为一个意象,表达旅途的艰辛或历史的沉淀:
古道蜿蜒入云端,
山驿孤灯照夜寒。
千载风霜留迹处,
一壶浊酒话沧桑。
视觉上,“山驿”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座座古朴的建筑,坐落在山间,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山谷的声音,或是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交通节点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功能,但“山驿”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符号,是**独有的。
“山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交通和军事的历史信息,也成为了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驿】
(形声。从马,睪(yì)声。本义: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驿,置骑也。 、 、 、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驿。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使驿谒诸王。 、 《后汉书·张衡传》-后数日驿至。